在全球能源转型与碳中和目标的驱动下,高温热泵技术凭借其高效节能、低碳环保的核心优势,正从工业余热回收领域向民用、商用场景加速渗透。2024年我国高温热泵市场规模突破12亿元,同比增长18%,预计未来三年复合增长率将超30%,形成百亿级市场。
面对这一机遇,企业如何抢占先机?《制冷快报》记者查阅资料发现,格力美的海尔等头部企业已通过核心技术突破,构建了差异化竞争优势。
格力推出的双压缩机串联高温热泵系统,采用大功率高速永磁直驱离心压缩机,单压缩机容量达10MW,温升30K工况下COP最高达6.93。其核心突破在于:转速解耦设计:高、低压级压缩机独立调速,实现级效率理论最优化;专用换热管:针对R1233zd(E)制冷剂研发的蒸发管与冷凝管,换热效率提升15%;多级压缩技术:降低理论压缩功7%,单位流量工质制热量提升10%。该技术已应用于东北油田项目,替代传统燃气锅炉后,年减排二氧化碳1.7万吨。
美的发布的150℃-200℃超高温双级磁悬浮水蒸气压缩机,通过三大创新重构能效边界:磁悬浮轴承:以电磁场替代润滑油,消除摩擦损耗,静态悬浮精度达0.5微米(头发丝直径的1/60);航空级气动设计:单机组饱和温升30-50K,模块化串联后最高输出200℃蒸汽; 无油运转特性:完全解决油污污染问题,非常适合于食品、医药等对洁净度要求极高的行业。 在山东某轮胎厂项目中,该技术替代燃煤锅炉后,蒸汽成本降低60%,投资回收期仅1.2年。
海尔:极端温差的稳定控制海尔骄阳Plus热泵冷暖机实现-40℃至60℃跨100℃温差稳定运行,核心技术包括:双擎喷气增焓技术:突破-35℃极寒制热瓶颈,低温制热性能提升30%; 三阀分级控制:在-40℃环境下仍可满足50㎡供暖需求; AI全感除霜: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结霜情况,实现“有霜除霜、无霜不除”,冬季机身“零负担”。 该产品已连续4年占据国内热泵市场第一份额,2024年工程采暖领域增速超行业三倍。顿汉布什:宽温域多能利用的工业解决方案 顿汉布什离心式多工况梯级增热型高温热泵机组,覆盖20℃-200℃温区,核心优点是: 低GWP制冷剂:采用HFO系列环保工质,满足全球环保法规要求; 梯级增热技术:通过多级压缩与热回收,实现能源梯级利用; 全品类产品线:包含离心热泵、高温热泵、空气源热泵等,适配石油化学工业、区域供热、污泥烘干等场景。 其产品已在国内多个工业园区落地,单项目年节约标准煤超5000吨。应用前景:从工业节能到零碳园区的全域渗透高温热泵的应用正从工业余热回收向零碳园区、民用供暖等领域延伸:工业领域:替代燃煤锅炉,满足纺织印染(80℃-160℃)、食品加工(60℃-200℃)、石油化学工业(50℃-110℃余热回收)等场景需求;零碳园区:作为核心供热设备,结合光伏、储能构建“电-热-冷”综合能源系统,助力园区实现范围一零排放;民用市场:在北方采暖市场,高温热泵与地暖、暖气片兼容,较传统空气源热泵制热效率提升40%。高温热泵的爆发式增长,既是技术突破的必然结果,也是政策与市场双向驱动的产物。未来,随着《推动热泵行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行动方案》等政策的落地,以及核心部件国产化率的提升,高温热泵有望成为能源转型的“基础设施”,为全球碳中和目标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版权说明:本稿为 制冷快报(原创稿件,著作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保护,任何媒体、商业公司、网站、个人如需转载,请标注明确来源。否则本公司将对违者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尽管2025年上半年热泵市场展现出诸多积极的发展形态趋势,但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原材料价格波动是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2025年Q1铜价环比上涨12%,导致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增加约8%
在2025年上半年,热泵技术在多个角度取得了显著进展。首先在能效提升上,采用R290环保制冷剂的第四代产品已占据新品发布的63%,能效比(COP)均值从2020年的3.2提升至4.5。
在销售渠道方面,2025年上半年热泵市场呈现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趋势。线上渠道发展迅猛
联系人:陈经理
手机:18239189925
电话:13782648128
邮箱:547755487@qq.com
地址: 河南省焦作市民主北路